特朗普关税倒逼转型,国内消费能让钱包鼓,普通人挣钱机会在这
2025年这波特朗普关税战,来得确实有点突然,身边做外贸的老板们最近都有点愁,不少依赖出口的工厂也开始悄悄调整产能,有的甚至暂时缩减了生产线。这外部一施压,不少人心里就犯嘀咕了,外贸这条路不好走了,是不是以后钱更难挣?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受影响?
2025年这波特朗普关税战,来得确实有点突然,身边做外贸的老板们最近都有点愁,不少依赖出口的工厂也开始悄悄调整产能,有的甚至暂时缩减了生产线。这外部一施压,不少人心里就犯嘀咕了,外贸这条路不好走了,是不是以后钱更难挣?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受影响?
北京时间今天凌晨,美国政坛发生了一场能影响全球市场格局的投票。参议院这边,用51票赞同、47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一项决议,要求终止特朗普总统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全面关税政策。
加拿大游客几乎集体“消失”,而这一切的源头,正是特朗普连任后挥向加拿大的关税大棒,那句“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州”的狂言,彻底冻住了这条曾经热闹的边境线。
25号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直接炸了锅,对着加拿大一顿指责说加拿大拿美国里根1987年的讲话做“虚假广告”,还放话要对加拿大加征10%的关税。
之前因为别的广告,他已经停了和加拿大的所有买卖谈判。那个广告里,剪了美国以前一个总统里根说话的片段——里根说“关税长期看是不好的”。特朗普觉得这是骗人,是误导。
一家名为Learning Resources的美国企业在本周提交的一份简报中表示,特朗普在2月和4月援引一项从未打算用于征收关税的紧急法律征收关税,篡夺了国会的征税权。该企业所提到的法律即为1977年的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(IEEPA)。
分析师表示,这位美国总统对进口铜时断时续地征收关税,导致纽约商品交易所(Comex)铜价剧烈波动,并持续扭曲远期交割价格——因为该交易所的合约包含了在美国需缴纳的所有关税或其他税费。
当特朗普第三次挥动关税大棒时,华尔街的股指用暴跌给出了最直接的回应。2025年深秋的中美贸易战场,早已不是简单的关税数字对抗。一边是美国22个州经济陷入收缩,瑞银集团发出93%衰退风险的警告;另一边是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落地,外交部“不愿打但不怕打”的表态掷地有声
标普全球(S&P global)的一项新分析显示,20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使全球企业损失高达1.2万亿美元,其中大部分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。
欧盟在8月份时已经与美国达成了关税协议,而达成的协议并不是将关税降为0,在达成协议之后,美国对欧盟加征的关税大部分为15%,比如德国的重要产业汽车,是被加征15%关税的,仅有少数产业被豁免!
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持续冲击着跨大西洋贸易,德国对美国的出口已连续第五个月下滑,降至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。
唐纳德・特朗普总统警告称,若最高法院推翻其标志性的关税政策,将引发灾难性后果。首先,这将催生一场官僚体系的噩梦 —— 涉及大量纸质退款支票的处理工作。
特朗普再次扬起关税大棒,这次的目标竟是好莱坞的海外拍摄基地。100%的关税威胁,究竟是保护本土产业的“良药”,还是扼杀创意的“毒药”?这场贸易保护主义的“文化战”,究竟会重塑好莱坞,还是将其推向更深的困境?
芯片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要素,已渗透从智能手机到国防设备的各个领域。当前,全球芯片产业正面临两大关键动态:一是特朗普政府拟议的按芯片数量征税政策,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;二是中国手机制造业在芯片技术上的快速进步,展现产业韧性。这两大动态交织,正重新定义全球科技竞争格
本周国内外大事不断,国内方面: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;阿里巴巴2025年云栖大会掀起A股国产算力高潮,阿里巴巴股价暴涨;“国产GPU第一股”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成功过会;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三季度例会;8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
2025年9月,特朗普政府再次调整关税政策,将氢氧化铝、树脂等商品移出豁免清单,同时威胁对未将生产转移至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加征高额关税。这一举动距离5月份关税缓征期延长仅过去数月,凸显其贸易政策的多变性。特朗普曾于8月表示可能对半导体征收约100% 的关税,虽未
当特朗普祭起关税战大旗的时候,柬埔寨属于第一批次“屈服”的国家。当时有很多网友感叹道:面对强权,包括柬埔寨、越南在内的中小型经济体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做过激行动,息事宁人。
2025年那场IFS上半年回顾会,FutureHorizons的CEO马尔科姆·佩恩一开口就把半导体行业的“老底”给掀了,现在市场看着在涨,其实靠的是平均售价(ASP)撑着,跟出货量没多大关系。
9月16日,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(PIIE)发布的文章“Who is paying for Trump's tariffs? So far, it's US businesses.”分析认为,截至2025年7月,美国企业已然成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主要买单
当地时间 19 日,美国广播公司(ABC)的镜头对准了肯塔基州的一片农田,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・拉格兰坐在轰鸣的拖拉机上眉头紧锁,对着镜头直言不讳:“现在正是大豆收获的关键时候,但中国的订单还是零。” 这场直播采访里,这位种了一辈子大豆的农场主语气急促,反复